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技能 > 问题详情
问题

公元前399年 在古雅典城内 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 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 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在监禁期间 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 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 虽然判决不公正 但逃亡是毁坏法律 不能以错还错。最后 他服从判决 喝下毒药而亡。对此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3年)

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在监禁期间,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虽然判决不公正,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最后,他服从判决,喝下毒药而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3年)
A.人的良知、道德感与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抵牾
B.苏格拉底服从判决的决定表明,一个人可以被不公正地处罚,但不应放弃探究真理的权利
C.就本案的事实看,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并未从哲学上明确得出“恶法非法”这一结论
D.从本案的法官、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各自的行为看,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发布时间:2024-04-25
参考答案

答案:A,B,C,D解析:苏格拉底本于其良知、道德感而传授哲学,却被当时的法律认定为“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犯罪。故A项表述正确。苏格拉底认为判决不公正,仍坚持其哲学立场(如不能以错还错),故B项正确。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仍服从该判决,显然他没有感知到“恶法非法”,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认为逃亡是毁坏法律,而其朋友欲帮其逃亡,显然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故D项表述正确。

相关问题
  • 当苏格拉底讲“美德即知识”时 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旨在使拥有着不

    当苏格拉底讲“美德即知识”时,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旨在使拥有着不断成长和美誉;当培根讲”知识就是力量“时,知识已主要用于改变外界。孔子之”古之学者

    答案解析
  • 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 不只是和别人对话

    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只是和别人对话的方法,以及他在对话中提出的种种理论,更是他不立文字、浪迹街头、四处与人闲聊的生活

    答案解析
  •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 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 参加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

    答案解析
  •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称为讽刺 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答案解析
  •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

    答案解析
  •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巩固性D.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巩固性D.思想性

    答案解析
  • 首位使用启发式教育法的教育家是().A.孔子B.赫尔巴特C.昆体良D.

    首位使用启发式教育法的教育家是().A.孔子B.赫尔巴特C.昆体良D.苏格拉底

    答案解析
  • 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 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是().A

    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良

    答案解析
  • 苏格拉底认为 智慧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如果经常想一些世界和人生

    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如果经常想一些世界和人生的大问题,对于俗世的利益就一定会比较超脱,不太可能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不再蒙昧

    答案解析
  • 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 不只是他和别人对

    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只是他和别人对话的方法,以及他在对话中提出的种种理论,更是他不立文字、浪迹街头、四处与人闲聊的生

    答案解析

最新问题

Copyright © 2016-2023 114题库网(114158.com)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豫ICP备1900780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