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句出自《出塞二首》,全诗如下:《出塞二首》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哪首诗?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简析:
这首诗深度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还有对敌人的蔑视,一种一往无前大无畏精神,前两句由景入思,由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引起诗人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同时也是现在的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名将卫青李广比喻现在的边关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悲壮却不凄凉,宏大却不空旷,不愧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而《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王昌龄生平:
盛唐著名的爱国诗人王昌龄,一生浮沉官场,郁郁不得志,终于安史之乱中与世长辞。他一生清廉自守,光明磊落,虽于政治领域没多大建树,却难得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在他有生之年,创作了大量反映边关将士保家卫国、思念故乡的边塞诗作,其中尤以七绝见长,因而王昌龄在唐代诗坛上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生前所创作的伟大诗篇,也广为流传,为后人所铭记。
少年时期的王昌龄家境贫寒,是一位苦读考上进士的寒门学子,在潜规则横行的中国封建社会,朝中无人的王昌龄,其仕途之坎坷,可想而知。直到而立之年,王昌龄才得以跻身官场。初时只得出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又中凭借其出众的才学升任博学宏辞,之后又辗转改任汜水县尉,然而很快因事遭到帝王贬斥,于是不得已迁任江宁丞,度过了一段孤独寂寥的岁月。
在这期间,王昌龄从未改变其光明磊落的品格操守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除了饱览江南的风景名胜之外,还十分热衷于诗词创作。据史书记载,王昌龄与盛唐时代数之不尽的诗坛名家都私交甚好,其中,与李白、孟浩然、岑参等大诗人的来往尤其频繁。岑参曾手书《送王大昌龄赴江宁》一诗,赠与王昌龄,以表达二人深厚的友情,一度被传为佳话。王昌龄的诗文笔细腻生动,意境大气悠远,既有以壮写悲的边塞之作,又有哀婉幽怨的深宫寄语,可以说在盛唐的历史上,他是一位别具的家国情怀的诗人。
闾丘晓为什么要杀王昌龄?
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在返乡经过亳州时,被当时的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而根据史学家推测,闾丘晓之所以杀害王昌龄是因为嫉妒王昌龄的才华。元朝书籍《唐才子传》中有关于此事的记载,“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当然,《唐才子传》并非正史,写得不一定真实。但根据史学家多方分析,却认为闾丘晓的确有极大可能是因为嫉妒王昌龄的才华才杀了王昌龄,否则根本找不到闾丘晓杀人的理由。
拓展阅读
北京人曹禺故事梗概对于命运的安排,好像很多人决定不了。而在话剧《北京人》中就鲜明的表述了命运抉择的问题。这部话剧是中国戏剧奠基人之一曹禺的代表作,写于上世纪40年代,是他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剧目,也是业内公认的曹禺剧本最佳之作。 北京人曹禺故事梗概 《北京人》以一个典型的没落士大夫家庭曾家的经济衰落为全局矛盾冲突的线索于戏剧冲突发生的具体背景,以曾家三代人为主人公,展开家庭中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通过这些冲突,深入封建家庭这一躯体深处,着力反映出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统治必然破产的结果。剧本作者曹禺谈到写作动机时说道:“当时我有一种愿望,人应当像人一样活着,不能像当时许多人一样活着,必须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来。 主要内容 《北京人》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初的北平。古老的曾家此时住着三代人,第一代人是已经死去夫人的垂死之人曾皓,第二代人曾皓的儿子曾文清,他的妻子曾思懿,一直在照顾曾老太爷的年近30岁的愫方,寄居在曾家的曾文清的妹妹曾文彩和她的丈夫江泰,第三代人曾文清年仅17岁的儿子曾霆和他18岁的妻子曾瑞贞,还有住在曾家的房客人类学教授袁任敢,他的女儿袁园,他的同事长相和身材都极像远古时期原始人的”北京人“。离开曾家多年的老仆人陈奶妈带着自己的孙子小柱子回到北京曾家探望自己的老主子,得到曾家第二代人曾家儿媳妇儿曾思懿假意的热情相待,一…
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是谁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相信大家都读过,而他在其中为我们塑造的于勒先生这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相信大家也都还印象较深。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篇文章和作者所描写的主人公。 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是谁 菲利普夫妇。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菲利普是靠低廉的薪水度日,由于档次较低的生活消费水平,使得他们不得不逃避亲戚朋友的宴请,还要在女儿婚事上大伤脑筋。但菲利普一般会在办公室工作到很晚,凸显工作的勤奋;菲利普的妻子的节省能够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上体现,凸显生活的节俭。 就算如此的克勤克俭、兢兢业业的生活,可这对夫妇还是在社会最底层生活。就是因为这样的窘迫家境,在游船上与穷困潦倒的于勒相遇时,逃避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 确实,这是冷酷无情的做基凯败法,但是若不这样选择,就不能保住女儿的终生大事,由此能够显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中权势的重要性。他们的穷困如此的遮遮掩掩,如果只因于勒的出现破坏了女儿的终身大事,菲利普夫妇所承受的一切都会失去意义。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他们生活境遇拮据,急于谋求改变地位而不择手段。因此,也就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特点,这就是自私、冷酷、庸俗和爱慕虚荣。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表现在他们“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全过程。一开始,厌恶于勒,认为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这是因为于勒年轻时“糟蹋钱”,并占用了“父…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原文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代初期最敢说的大臣魏征染病去世。而唐太宗李世民,他把魏徴比作镜子,在勤政爱民,虚心纳谏上的确是作得不错的。深刻的教育了现在的人们。也因此流传出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一句,原文如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原文: 这是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原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全句的意思是:用铜镜做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着装;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朝代的更替,从中吸取教训;把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好。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例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魏征死后唐太宗的感叹。其中满是对魏征死去的惋惜和对魏征尽进忠言的感激。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是忠臣明君的一段佳话。 可李、魏二人关系并没有完全如传闻所说的那么和睦。据《旧唐书》记载,魏征以前向李世民举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说他们学富五车,有宰相之才。不曾想在魏征去世不久,杜,候被人举报谋反,于是一个被李世民罢免,另一个直接人头落地。李世民自然怀疑到魏征身上。自古帝王多疑心。因为谁都害怕部下结党作乱甚至起兵篡位,已经死了的魏征就这么撞到了枪口上。后来李世民又发现了魏征把自己谏言的资料给史官阅读。这让李世民越想越生气,一怒之下将衡山公主与…
草原的中心思想读过六年级语文课本的学生和家长们,一定也读过这篇《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所写,这篇文章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草原的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草原》全文: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
成语完璧归赵讲述的是谁成语完璧归赵讲述的是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的故事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邯郸城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邯郸城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议论了半天,还不能决定该怎么办。当时有人推荐蔺相如,说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要他出个主意。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玉,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应,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宁可答应,叫秦国担这个错儿。”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壁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邯郸。”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蔺相如把和氏壁献上去。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
己亥杂诗的己亥是什么意思《己亥杂诗》这些诗记载了当时的各种见闻与感想,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的社会,抒发自己的追求与苦闷,反映了诗人关怀民族与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顾名思义,其实己亥就代表当时的时间。 己亥杂诗的己亥是什么意思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也称为己亥年。 己亥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6个。前一位是戊戌,后一位是庚子。论“阴阳”与“五行”,天干之己属阴之土,地支之亥属阴之水,是土克水相克。 注:《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共315首,或评议时政,或叙述见闻,或思考往事,题材十分广泛。龚自珍生活在1840年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及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己亥杂诗背后的故事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四月二十三日,龚自珍因不满朝政,又受到当权者的排挤,愤而辞官,告别友人,只身南归;五月十二日抵江苏清江浦,七月九日到达杭州省父,八月底回到昆山的羽琌山馆;九月十五日自昆山北上,至十二月二十六返回羽琌山馆。往返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之间,计八个多月,行程九千余里。途中创作了三百一十五首诗,这就是著名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既丰富又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840年战争前夜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抒发了对清朝政府腐朽黑暗的愤…